目前,纖檢標準化和科技工作正面臨新形勢的挑戰。
一是面臨應對纖維產業發展的挑戰。當前,新型纖維品種不斷涌現,廢舊纖維有效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,纖維用途日益廣泛,產業用纖維、裝飾用纖維逐步發展。使用者(或消費者)不僅關心纖維質量,而且關注纖維安全衛生指標。
二是面臨推動纖維質量檢驗體制變化的挑戰。我國纖維質量檢驗體制正處于感官檢驗向儀器化檢驗過渡時期,需要突破大量制約體制轉化的關鍵技術問題,建立先進科學質量檢驗技術標準體系,徹底解決“檢不了、檢不快、檢不準”的問題。
三是面臨適應未來纖檢科技、標準化管理機制變化的挑戰。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,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質量工作會議上指出“要加快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”,王岐山副總理要求“標準化要適應和服務于科學發展方式的轉變,處理好速度、結構、質量和效益的問題”。2009年,國家標準委啟動實施了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工程,確立了用3年時間建設起一個符合我國國情的標準體系、標準化技術組織體系、國際標準化工作推進體系和標準化保障體系的目標,實現標準化發展方向、發展重點、發展模式和發展思路上的“四個轉變”。同時國家標準已批準中纖局籌建全國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纖維標準化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。認清新形勢、明確新任務、抓住新機遇、應對新挑戰,這是當前全系統都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。
根據纖維標準化和纖檢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存在的問題,各級纖檢機構要努力做好以下幾點:
一是強調要立足自身職能,在服務纖維產業發展上下功夫。要著眼于提高纖維產業質量效益,為產業發展提供標準化服務、檢測技術服務工作,重點做好標準化示范區建設;積極著眼于營造有利于纖維產業發展的貿易環境,推進纖維標準的國際化進程,把標準化成果與推動纖維產業發展結合起來,使之在產業發展中發揮效益。
二是強調要在技術創新能力培養上下功夫。2009年,中纖局下發了《加強纖檢系統技術工作的措施意見》,在系統中開始實施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工作,各各級纖檢機構要重視落實各項要求,要重視技術信息研究跟蹤研究,努力站在技術發展的前沿,重視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,不斷完善有利技術發展的的機制,實現技術的可持續發展,提高纖檢系統技術素質,在競爭中求得發展。2010年是“十一五”的最后一年,各地要結合實際,盡早安排做好各地標準化和科技發展規劃,主動協調爭取政府支持。
三是強調要加強纖檢隊伍建設,把隊伍建設發在長遠發展的重要位置上抓好,在積極推進系統整體業務素質基礎上,加速培養核心技術人才、復合型國際化技術人才,為人才培養創造有利的環境機制,做到有規劃、有組織、有落實,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需要。